「這附近的時間為了失戀的我而暫停了。」這是來自剛失戀不久,但卻立馬大言不慚的陣內口中。

 

 

 

一個年輕的時候總是做出令人出乎意料之外且無法理解的事卻立志要考上家裁調查官也居然真的給他當上了的少年,陣內。

 

一個在一開始的銀行搶案中以主要的視角出現的人讓人以為是主角卻在前期出沒後中後期幾乎沒再出現的小小少年,鴨居。

 

一個外表看似好可憐好可憐的盲人帶狗少年實則腦袋聰明靈光的見鬼光從幾段對話就能推出事實的新一代偵探少年,永瀨。

 

一個老是以女朋友的身分跟在永瀨旁邊一直都在跟導盲犬貝絲爭風吃醋愛吃愛喝愛玩愛逛街愛包包的超超典型少女,優子。

 

以上是四位主要出場人物,再加上長大後陣內的家裁調查官同事武藤。

 

 

 

孩子們是伊坂在台灣出版系列的第五集,是由曾經在日本的一本名為<小說現代>的雜誌上,所連載過的五篇短篇所構成的。

 

五篇故事分別為,<銀行>、<孩子們>、<獵犬>、<孩子們II>、<內往IN>,分別由扣除陣內這位推測是這本書裡的第一主角的視角後,分別由其他幾位擔綱,來推動故事的進展。

 

 

 

一開始的<銀行>雖然只有陣內、鴨居、永瀨(還有貝絲)三人出場,卻也充分地展現出三人不同的個性,以及各自的所長。

 

像是陣內不按牌理出牌的在持槍的銀行搶匪前囂張,被搶匪對空開一槍以示他手上的槍真的是真槍,然後再回過頭來說句:

 

「我差點就被他們開槍打死了。」

 

這到底是有多屁…… ==”

 

還有永瀨在明明什麼都沒有辦法看見,只憑著自己聽到的對話,以及身旁鴨居對現場狀況的描述,就推出隱藏在表象下的真實,帥氣地擔任了本書唯一的偵探角色。永瀨:

 

「我知道搶匪要怎麼逃出去了。」

 

鴨居…恩,鴨居。

 

 

 

<孩子們>和<孩子們II>裡,則是陣內長大後,順利地考上家裁調查官的故事。家裁調查官有點像是台灣的社工人員,是個在青少年犯罪後,會將他們與他們的家長們約談的職業,調查青少年們是否有乖乖地導回正途,若沒有則繼續輔導的職業。

 

故事以鎮內的後輩同事武藤進行,又是個標準的伊坂故事,充滿了各種巧合與意外和幸福感,十分精彩。

 

也是本書主打的內容,和想要傳達的地方。

 

 

 

<獵犬>和<內往IN>則是又回到了年輕的時期,又再次加深了讀者對於陣內這人所擁有的神奇力量,以及讓讀者更加深入地知道陣內過去的歷史,也就是他為什麼會想當家裁調查官。

 

 

 

<孩子們>這本書將焦點擺在”孩子”,我們的下一代身上。

 

家庭的環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還有孩子們自己的想法,每一個都會影響一個人長大出社會後會成為的樣子。

 

故事裡的主角陣內就是作者舉出來的最好的例子。

 

對陣內來說,他的父親可有可無,他將他的父親形容為”平常總會裝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剛愎自用的大人”,陣內並不喜歡的他的父親。

 

也許是因為他父母親離異,而他比較親母親這邊。也可能純粹就是因為他討厭他看見的父親表裡不一那面吧?

 

不過印象中似乎有看到類似的陳述說陣內的父親是成功社會人士之類的。

 

從小就生長在這樣的環境裡,陣內長大後靠著自己獨特的理解,沒有長歪,只是也沒有長成一個成功的社會人士就是了。XD

 

他即使是當上了家裁調查官,也還是維持他一貫的出其不意。書中甚至有角色對陣內的後輩武藤說:

 

「陣內是我見過最適合當調查官的人,不過你千萬不能模仿他的做法喔。」

 

陣內三十幾歲時,表現出來的樣子,依舊和年輕時相差無幾,一樣會說出不負責任的廢話,一樣會做出令人不知所措的舉止。

 

但也就是因為他是如此”不大人”的大人,也才可以較其他調查官更加接近孩子們,更能聆聽並了解他們的想法,進而做出當下對孩子們最合適的建議。

 

搞不好陣內比某些孩子們還要更像是個孩子呢。

 

「調查官可是暗藏手槍的牧師喔。」這到底是什麼比喻啦陣內!

 

 

 

 

 

 

陣內:

 

「我們在創造奇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伊坂幸太郎 孩子們
    全站熱搜

    K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